在巴斯夫成立150周年之際,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成書出版——《拓新之旅》(BreakingNewGround)中文版今天在北京首次舉行獨家發布活動,是巴斯夫150周年慶在中國全年的“同慶與共創”系列活動的一個重要部分。
1885年,成立20年的巴登苯胺蘇打工廠(巴斯夫)把一位名叫Theodor Sproesser的經理派往一個遙遠的國度——中國。這位經理要在中國為巴斯夫產品如剛剛發明的煤焦油染料開發新的客戶群體。
“當時,德國公司認為中國還只是未知大陸上的一個新市場;對現在的巴斯夫而言,中國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對巴斯夫全球研發和創新網絡中國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巴斯夫歐洲公司執行董事會副主席薄睦樂博士說道。
多年前的首次探險獲得了成功,在接下來的130年里,這一舉措獲得了持續成功:2014年,巴斯夫作為全球領先的化工公司,僅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就超過55億歐元。在南京與合作伙伴建立了大型的、最先進的一體化(Verbund)生產基地。
本書作者葛睿齊(Michael Grabicki)曾長期擔任巴斯夫媒體關系部門的負責人。他用了兩年多的時間來進行調研和撰寫本書,采訪了德國和中國的巴斯夫現任和前任員工,此外還大量查閱了巴斯夫企業檔案館中的資料。
《拓新之旅》可通過線上和線下書店購買。
通過創新實現“智能成長”
薄睦樂和多位專家在發布活動中分享了各自對于德中合作、共謀未來發展的觀點,以求幫助應對全球發展大趨勢所帶來的挑戰。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0 億,其中70%居住在城市。中國某些特大型城市的人口可能達到5000-6000萬人;將給能源、原材料和食品的供應造成巨大的壓力。
而化學是應對這些挑戰的推動力,巴斯夫在亞太區擴展業務,制訂了亞太區“智能成長”戰略:到2020公司計劃投資100億歐元,巴斯夫全球近25%的研發工作將在亞太區進行。
“通過拓展巴斯夫強大的全球研發網絡,我們將大力加強亞太區的創新能力,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服務本地區各行業的客戶。”薄睦樂說。
現在,巴斯夫直接在中國開發創新化學品,服務全球市場。今年,上海亞太創新園二期將落成啟用,作為巴斯夫在亞太地區最大的研發基地,它同時也是巴斯夫全球研發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16年起,巴斯夫先進材料和系統研發全球總部也將落戶上海。
同時,巴斯夫還通過創益群英匯?巡回活動探索新的創新方法。作為150周年慶祝的重頭戲之一,該活動已于本周登陸上海。此外,巴斯夫將在全球各地舉行三場高端科學研討會,上海分場將于2015年11月舉行,共同探討城市生活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