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來,次貸和歐債問題導致外需疲軟,國內經濟增速下滑導致內需下降,化工品陷入長達五年的熊市。其中,PTA的跌幅達64%,PVC的跌幅達49%。然而,今年以來,在流動性整體充裕的刺激下,化工品價格觸底反彈,再加上基本面也在悄然發生轉變,市場呈現出了由熊轉牛的跡象。
低油價——過去完成時
原油價格暴跌是去年下半年至今年1月化工品價格下挫的主要原因,而造成原油價格暴跌的主要原因是OPEC希望通過降低油價的方式將致密油擠出市場。但是,隨著原油價格的暴跌,俄羅斯、伊朗、伊拉克、委內瑞拉等國的經濟陷入危機,筆者認為原油價格下跌必將受到這些國家的聯合抵制。此外,OPEC通過價格戰已經逼迫資金狀況不好的小型致密油企業退出市場,短期內其他致密油廠商進入原油市場的數量將大大降低。全球原油供需失衡狀況將緩解,原油價格下行空間有限,其對于化工品將產生強勁的成本支撐。
去產能——現在進行時
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來,得益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到來,中國經濟開始了長達20年的高速增長。隨著經濟的持續增長,市場對于基礎化工品的需求持續增加。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降低對進口的依賴,化工行業的產能也隨之增長。2010年之后,中國經濟降溫,化工行業產能增速卻并未有效下降,行業產能過剩問題開始顯現。另外,地方政府為了推動GDP增長,對化工企業新增產能的審批、貸款放寬,推進了當地化工企業產能的擴張,化工行業出現了產能和庫存過剩的局面。
目前國內以PTA、PVC為代表的化工品的總產能嚴重過剩,這使化工品供給的價格彈性下降,企業即使采用限產保價的方式也難以長期維持價格上漲。不過,好消息是,隨著產能的急劇增加,未來新增產能投放的行政審批將越發困難,這在源頭上制止了化工行業的產能過剩。今年,PTA行業巨頭遠東石化申請破產,另有多家化工企業的裝置也長期處于停車狀態,說明化工行業去產能已在悄然進行。
消費回暖——將來時
由于中國經濟總量變大,經濟結構面臨調整,短期內經濟增速下滑在所難免。但是,在這過程中,央行運用了降準、降息等常規貨幣工具,以托底經濟。在這樣的形勢下,化工品難有大的跌幅。
此外,政府推出“一路一帶”戰略,將整個需求市場擴展到中亞、南亞和西亞地區。隨著“一路一帶”的深入開展,化工品需求疲軟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這會是化工品由熊轉牛的契機。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國內化工行業產能過剩,內需不振,外需疲軟的局面沒有改變,但隨著去產能和去庫存的進行、原油的止跌以及“一路一帶”帶來的需求預期向好,化工品難有大的跌幅,其底部已經基本形成。